您当前的位置:黄页首页 » 旅游出行 » 神奇的平塘姊妹洞----平塘电视台散文诗朗诵
  • 神奇的平塘姊妹洞----平塘电视台散文诗朗诵

  • 联系人:
  • 电 话:
  • 手 机:
  • 传 真:
  • E-mail:
  • 微信号:
  • 地 址:
  • 网 址: 暂无网址
  • 标 签:
  • 服 务: 信息已认证   信息有效期:2032年12月28日
  • QQ留言:
  • 关注度:黄页信息已有302人关注 查看访问详情
目前为普通黄页用户,点击升级成为高级黄页用户享有更多功能

详细介绍

  听起来是个传说,看上去却很神奇,想起来非常神秘,这是个古老的传说,却让众人为这个传说深深回味。   早就听说大塘镇洋方村土桥那个地方有一个神秘的山洞——姊妹洞。作为一个大塘人,不去看一看心里总有些失落。   选了一个金秋的日子,沐浴暖暖的阳光,乘着悠悠凉风,峰回路转,踏碎山间的枫叶,打开封闭多时的歌喉,唱出几首豪放的山歌,带着太多神秘的问题来到姊妹洞的洞口。   姊妹洞在一个山坳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山路从山口出入,这里原是玉米地,现在许多没种了,地里的数木已郁郁葱葱,树种极多,白杨,青杉,柏树,刺秋等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地上长着许多嫩绿的草本植物,大多是没有见过的。洞口就在石壁底下,不大,宽两米,高五米左右。进入不到七八米,豁然开朗,像个小型的礼堂,可容三四百人。地面平坦,在正中有一处积水,洞顶的岩浆水不断地滴落,叮叮咚咚,犹如一首动听的曲子,水清明,中间呈现出许多美丽的图案,那是岩浆中的碳化物质沉积而成的杰作。四面石壁,形象各异的钟乳石悬挂在上面,像是有人有意安上去的一样,用光一照,钟乳石闪闪发光,好看极了。洞顶极高,用十来只手电直照都难见顶,只见从顶上落下的水珠,滴在水塘里,溅开一朵朵奇异的水花。   如果说光看洞内的这些也太过于平常了,在贵州,只要是岩洞都是这番景象,可走进姊妹洞,就想知道这名字的由来,当地带路的一位老人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神秘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一家两姑嫂到这里来打猪草,累了就在洞口休息。姑嫂就用树叶折成一个碗,装满水放在面前,放起豇豆花来(豇豆花是当地一种富有神话色彩的活动,就是装一碗水放在面前,念几句咒语后,就开始放声唱山歌,哪怕不会唱的人,在这时都像一个山歌高手,唱出动听的山歌,而且永不翻头,若面前碗中的水干了,唱歌人的魂魄就永远回不来了。)小姑越唱越起劲,面前的木叶碗中的水干了。大嫂无奈,只好回家去叫人,大哥来到洞口,见小妹还在唱,一气之下就踢了她一脚,小妹倒在地上化成了一堆骨灰。大哥只好用一个木制的刻满美丽图案的木匣子装好小妹的骨灰放在一口马桑树棺材里,顺便安葬在洞里的一个石壁下。从此洞里时常回荡着小姑动听的歌声,人们就管这洞叫姊妹洞。   我们顺着老人的指点,找到了葬小姑的那个石壁,不知过了多少年,那口棺材依然完好无损。只是棺材内装骨灰的木匣子在文革期间被盗墓的坏人取出扔在了地上,现在只有零散的几片,残片上的图案依然存在,花朵的颜色清晰可见,木片虽有些腐烂,但图案像刚画上去的一样。在棺材正前面,有两大朵莲花立在两旁,大的一朵有两米左右高,小的一朵高一米左右。全是岩浆一滴一滴的沉积而成,用灯一照,金光耀眼,犹如出水芙蓉,鲜艳地开放。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多情的命苦的小姑。老人指着两朵莲花说:“想知道故事的年代,就得问这两朵盛开的莲花。葬小姑时,莲花才开始形成,莲花靠洞顶滴的岩浆沉积而成,一辈人都不见这莲花长高一分。”   我们带着神秘的问题走出了姊妹洞,身后隐隐飘来小姑悠扬的歌声。   这是一个神奇的传说,一个祖辈留下的传说。没有人见过小姑,没有人亲眼所见当年的情景,留下一串串迷给后人去解开。   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作者简介:刘胜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8月出生。现供职于平塘县大塘镇旧司小学。03年3月处女作《山歌,大山的灵魂》发表在《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上。5月,散文《妈妈,歇歇吧!》刊登在《贵定报》上,同年7月,散文《大山之恋》荣获03年创作新秀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0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06年被评为县级优秀辅员。07年10月获全县语文优质课一等奖。08年4月获全县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5月获全州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05年,散文作品《雪之恋》荣获全国“新世纪”文艺创作大奖赛优秀奖。发表散文作品十余万字。多篇教学论文获奖并发表。07年3月加入黔南州作家协会。 (平塘金盆)

地图查询

暂未设置地图信息
立即注册加入黄页